柬埔寨語翻譯
發布時間:2021-07-14 03:12:46
|
閱讀量:2021-07-14
背景知識——柬埔寨語翻譯簡介
柬埔寨語又稱高棉語,屬南亞語系。古高棉文深受印度南部文字影響,是在印度文明傳播到中南半島之后出現的。自6世紀以來,高棉文化進行了10次文字改革,不斷發展演變,并受到梵語、巴利語和法語等外來語影響,因此古高棉文和現在使用的柬埔寨文有很大差異。現代高棉語是以金邊方言為標準語。1863年-1953年法屬殖民地期間,法殖民主義者強行以法語為官方語言。1953年柬埔寨獨立后,柬埔寨文重新成為全國通用文字,柬埔寨語重新成為官方語言。
柬埔寨文學分為五種:石碑文學、佛教文學、民間故事、小說與戲劇、詩歌。吳哥王朝建立后,柬文學得到進一步發展,留存下來的成千塊石碑上,刻錄了許多詩歌,內容多為歌頌神靈、贊美國王和預測未來的。12世紀中葉,出現了宗教文學,內容主要是婆羅門教和大乘佛教中的宗教深化。其中許多故事被編成戲劇和舞蹈,列為傳統劇目。吳哥王朝后,宣揚小乘佛教、主張行善,以因果報應為題材的民間文學占了優勢。故事主人公多為敢于反抗封建壓迫的普通農民。同時,出現了一些著名的宮廷作家,他們的作品有的頌揚國王,有的反映人民生活。在淪為法國保護國期間,柬民族文學遭到摧殘。隨著西方文化的滲入,柬文學發生了新的變化,出現了使用白話文和反映現實生活的現代小說。1953年獨立后,文學得到迅速發展。小說、詩歌數量增多,而且戲劇、報告文學、文藝理論等作品不斷涌現。較有影響的作家和作品有海索帕的《蒙面大盜》、奧波的《金箭》、林根的《望月》、羅韋特的《海韋城》等。70年代,創作了一批反映人民抗美救國的作品,如小說《媽媽的犧牲》、《達姆彭的紅心》等。
音樂在柬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不管是在各種慶典和宴會上,還是在娛樂場所,都離不開演唱和音樂。民族音樂主要有三種形式:交響樂是輕音樂,一般為戲劇伴奏;賓柏樂節奏較快,一般為舞蹈伴奏;高棉樂是一種非常歡快的音樂,一般在慶典或婚禮等喜慶的日子里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