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各個行業(yè)明里暗里都為就業(yè),也就是錄用員工設立門檻,沒錯就是35歲。好像大家都以不招35歲以上的員工為榮。作為大連翻譯公司,我們錄用翻譯時也同樣設立了35歲的門檻。但是,恰恰相反,不是不錄用35歲以上的,而是不錄用35歲以下的。
大連信雅達翻譯公司這個標準由來已久,并不是社會上有了35歲這個說法后,我們才來博眼球、推波助瀾的—在信雅達工作過的每個員工都能作證,也有文字資料可以作為佐證。
其實,我們投訴這么少的原因--你根本無法從網(wǎng)上找到指責我們不支付翻譯費的帖子—當然,首先我們承認,我們業(yè)務沒那么多,所以從幾率上投訴就少。同時,更得益于我們設定的招收翻譯必須35歲以上的門檻。
讓我們用幾個設定問句來啟發(fā)思考:
*修完全日制本科需要多大年齡?畢業(yè)后,不需要歷練幾年嗎?
好酒都是釀造、發(fā)酵出來的,而不是勾兌出來的,如果認為原料起了,就可以開飯,那是預制菜,每個人都不喜歡。
*一個科班畢業(yè)的人,沒有10年的沉淀期,可以從事翻譯工作嗎?
當然,我們的這個結論,鍵盤俠很容易就可以推翻,因為很多國外打工者奮戰(zhàn)在翻譯前沿,還干的熱火朝天。 要好吃,不可能不講火候,還要便宜,簡直是癡心妄想。
*翻譯就是文字間的簡單切換嗎?
翻譯涉及到哲學、歷史、地理、人文等各個領域,而這些需要時間的積累,不是數(shù)學,一下子就可以霍然開朗,舉一反三!如果認為,翻譯就是簡單的文字切換的話,那么哪個在線翻譯軟件都比高明的翻譯人員要更快、應答更及時。那還要花費寶貴的時間去學習干嘛,去培養(yǎng)翻譯人才干嘛?也許有人說,現(xiàn)在ai很厲害,馬上就要實現(xiàn)了,奉勸各位不要人云亦云,是很快,但是這個過程很漫長。
35歲的翻譯就業(yè)門檻不能再低了,其實其他行業(yè)也一樣,大家都搞反了,經(jīng)驗和沉淀才是重要的,這些需要年齡的保證。“矮人看戲何曾見,都是隨人說短長”。浮躁的大環(huán)境下,保持清醒者勝出。
潮水褪去后再穿短褲注定是要出丑的。
35歲以上,才是翻譯的入門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