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寫詞語的翻譯應引入規范體制
發布時間:2020-03-23 04:58:21
|
閱讀量:2020-03-23
以下內容由大連信雅達翻譯服務有限公司編導:
近期的熱詞PM2.5到底該怎么翻譯?近日正式成立的外語中文譯寫規范部級聯席會議專家委員會闡述它的職責:今后,新名詞一旦出現,特別是對重大事件等急需翻譯、審定的外語詞匯的簡寫、略寫、縮寫等,將會通過建立應急反應機制,及時規范并向社會發布。
改革開放30多年來,隨著中國與世界交往的日益緊密,外語詞源源不斷地涌入。根據教育部語用司對于我國16個中西部大中城市9大行業領域進行的外文使用現狀調查結果顯示,外語詞的使用已經滲透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
外語詞一方面豐富了漢語的詞匯和表達方式,但是在使用的過程當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一是在外語詞翻譯成中文的過程當中,譯法不統一;二是機械照抄照搬外語詞,隨意性強,甚至在公文當中也會夾雜使用。
去年,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的一項調查問卷結果則顯示:即便是一些文化程度較高的網民,對12個在媒體上使用頻率較高的外語縮略詞,比如GDP、4S店、3G、ATM等,也遠未達到“知道其大概含義”的程度,普通民眾對一些外語縮略詞的真正含義更是知之甚少。比如,許多人就不知道PM2.5的準確含義。
據介紹,外語中文譯寫規范部級聯席會議由國家語委牽頭,中央外宣辦、中央編譯局等10個部門和單位組成。它的主要職能是要統籌協調外國人名、地名和事物名稱等專有名詞的翻譯工作,組織制定譯寫規則,規范已有外語詞中文譯名及其簡稱,審定新出現的外語詞中文譯名及其簡稱。
大連信雅達翻譯服務有限公司 0411-39849418